2023年,食品工程系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校党委的坚强领导下,围绕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积极主动对接食品产业需求,在人才培养、教学科研、服务社会、文化传承等方面取得了积极成效。
一、主要工作成效
(一)党建和学生工作
1、强化思想政治建设。扎实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认真组织开展集体学习、自学、交流研讨、调研等活动,进一步强化理论武装。贯彻民主集中制,坚持民主决策、科学决策。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贯彻落实好党的民族宗教政策。
2、强化基层组织建设。支持拟升本专业建设,调整成立第三支部。规范发展学生预备党员,有序办理转正、组织关系转接等手续。全面落实“三会一课”制度,召开支部党员大会16次、党小组理论学习42次。“双带头人”支部获批省级“双创”样板支部。推进党员教师联系班级活动,深化“三全育人”工作。
3、强化师德师风建设。召开党风廉政专题会议2次,党风廉政学习16次,组织观看纪录片,开展全体党员警示教育,签订教职工廉洁从教公开承诺书。坚持每月2次学习师德师风相关文件,引导和激励争做“四有好老师”。
4、强化学生管理服务。坚持“严管厚爱”,加强早操、自习、课堂纪律督导,强化校规校纪教育。丰富学生文体活动载体,召开主题班会14次,组织暑期社会实践等十余项专项活动,参与市第十三届运动会开幕式表演、2023马鞍山·采石矶半程马拉松等志愿服务。开展宿舍日常消防安全检查,强化交通安全、防电诈、饮食卫生、人身安全等知识教育。开展心理健康摸排,建立健全管理台账。规范困难学生认定,落实资助政策219人次,关爱孤残学生学习生活。评定学生竞赛奖学金29人次、国家奖学金1人、国家励志奖学金27人、校级奖学金169人次。学生医保参保缴费做到应保尽保。
(二)教学和科研工作
1、专业建设成效显著。2023年5月12日,“金平果”发布第四次高职专业竞争力排行榜,食品工程系食品营养与健康专业(列入我校第一批拟升本专业),排名全国第一。
2、升本工作强力推进。深入开展全系教师学科专业建设及本科教育教学相关政策理论大学习活动,深入企业、单位调研拟升本专业(食品营养与健康专业)的人才需求,完成食品营养与健康(本科培育)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定工作,聘请高层次人才担任升本指导专家,调整升本专业的教研室人员安排,建强食品营养与健康专业师资力量,积极推动博士招聘工作。
3、就业目标全面完成。深入开展“访企拓岗促就业”专项行动。走访企事业单位30家,遴选20家单位作为21级245名学生跟岗实习合作单位。进一步拓展就业合作,与郑蒲港新区共建绿色食品产业园实习实训暨就业基地。组织22级学生开展为期一周的认识实习。23届毕业生总就业率、留马就业率、贫困生就业率全面达标。
4、技能竞赛成果丰硕。扎实开展“以赛促训、以赛促教”工作,指导学生参加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二届职业技能大赛化学实验室技术赛项。参加2023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高职组“食品安全与质量检测”赛项、“生物技术”赛项,均获三等奖。参加安徽省大学生食品设计创新大赛,我系两支队伍均荣获三等奖。完成教师主题性课堂教学比赛系级选拔、校赛工作。
5、教学科研稳步推进。省级教科研项目结项管理3项,新增省级自然科学研究重大、重点项目各1项,新申报校级质量工程、教科研项目10项。
6、国际合作实现突破。有序推进国际交流与合作工作,完成乍得共和国国家职业标准共建互认项目中5级“农产品食品检验员”职业标准、专业教学标准等制定,作为牵头单位同时联系安徽粮食工程职业学院,指导3级标准建设。
二、特色及亮点工作
1、专业群建设再上新台阶。食品营养与健康专业群立项为安徽省“双高计划”中高水平专业群,完成了高水平专业群建设方案和课程标准的制定。
2、全力办好首批本科专业食品营养与健康专业。成立食品工程系本科工作专班,赴省内外兄弟院校学习考察,完成了本科专业建设方案的撰写。与安徽工程大学生物与食品工程学院签订帮扶协议,安排陈静颖同志赴安工程挂职。
3、紧跟产业需求探索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新路径。组织专任教师、企业专家共同修订23级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我校与蒙牛乳业(马鞍山)有限公司共建产教融合项目,开展乳制品生产检验人员教育培养等合作。
4、加强实验实训条件建设。严格实行实验室安全定期检查制度,通过省教育厅等部门危化品、化学品、生物安全各项检查,不断完善药品室消防设施、安全设施、危化品管理设施。规范实施易制爆试剂申购及管理、报废等工作。
5、“双带头人”支部党建品牌建设成效明显。“双带头人”支部结合自身特色,打造“校地联动,服务发展”品牌,成立“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工作室,获批省级“双创”样板支部,并被推荐参加国家级“双创”支部评选。在推进升本工作、服务社会、国际合作、指导学生竞赛、帮扶就业等方面,充分发挥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
(文/秦东方 夏灿 编辑/王滢 审核/张世安)